對於平常看書很挑得我來說,「第56號教室的奇蹟」,這本書還算蠻吸引我的,雖然前面是冗長的推薦文,感嘆現今的環境,卻又期盼能有那天的到來。
這本書讓我對以往的生活有了新的體會,師生間的關係正如同雷夫所不認同的那般,但雷夫卻有別其他人用「信任」做為第一堂課的課題,從人的品德做為教育目標,以身作則親身示範,來教導孩子們正確的觀念;在課堂上則不讓孩子們討厭上課,用積極、耐心和訣竅來教導學生,杜絕責罵和懲罰,不讓孩子生活在讀書恐懼之中,反而能勇敢面對每一次的考試又不打亂正常的生活,再讓孩子們喜歡上閱讀,漸漸地養成習慣以小組和發表會來提升孩子們的思考、溝通、表達…等能力,終生受用不盡,而帶動閱讀人人有責;教育的本質是啟發人的人格特質,測驗則是為了瞭解學習程度,反觀現今卻是成績至上,課程皆以考試為主,卻忽略了孩子均衡發展學習,為了測驗平白犧牲掉更多能夠學習機會,書中提到測驗只是溫度計,重點在怎麼讀而非讀了多少。
利用課餘多到戶外走走,不僅增廣見聞也能與所學結合,以球賽來教導生活品格,接觸藝術達到多元學習以及管理,讓孩子們學習團隊、紀律和時間管理等,讓孩子能邊享受藝術邊學習,保持獨特的自我品味;而台灣的小孩大多被剝奪了這些課程的權利,雖然近年有明文禁止卻還無法完全杜絕,不過我倒是蠻幸運地沒有被剝奪,還能進一步接觸藝術,感同身受在團隊的樂隊中是非常需要信賴、不斷的傾聽和分工合作。
這本書過於貼近現實,反而讓我想看看那不一樣的學習與生活,讓原本殘酷冷淡的生活獲得溫暖和曙光,讓理想不再是理想,雖要付出好多時間與心血來耕耘,堅持到底的信念,卻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讀完書後靜思,雷夫的作為只是理所當然,這不正是教育的本質意義嗎 ? 為何又稱為奇蹟 ? 我覺得這才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地方。
讀完書後靜思,雷夫的作為只是理所當然,這不正是教育的本質意義嗎 ? 為何又稱為奇蹟 ? 我覺得這才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地方。
回覆刪除以上這段寫得真好!